初心不改 雖遠必至——我司自主研發“海相淤泥質土專用固化劑及配套工藝”在珠海試驗成功
本站訊 近年來,在國家宏觀戰略布局下,國內基礎設施建設進入高峰期,在此過程中,由于不良地質條件帶來的限制性難題也日益凸顯,而因軟土層特別是濱海地區海相沉積層深厚的淤泥質軟土導致的普通固化材料無法成樁,一些重大的工程被迫進行設計變更,一直是困擾國內外巖土工程行業的一大技術難題,也是業內追求創新、突破的重點課題。
近日,由謙誠樁工自主研發“海相淤泥質土專用固化劑及配套工藝”在公司參建鶴崗高速公路一期軟土地基處理項目成功應用,解決了珠海、南沙、中山等海相流塑狀淤泥中攪拌樁、粉噴樁、高壓旋噴樁等柔性樁不成樁、成樁不均勻、成樁強度不高、取芯不完整等這一世界性難題,為設計和業主提供了一種既經濟、質量又穩定、樁身強度較高(2~5MPa)新工藝、新材料、新工法,取得巖土技術重大進步!
(市場傳統固化材料與謙誠樁工自主研發固化材料成樁效果對比)
該項工藝的研究及試驗在公司郭克誠董事長的親自關懷下,自2009年在廣珠鐵路(貨運)珠海高欄站海相淤泥軟基處理項目開始,近十年來,相關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發經珠海、中山、江門、會港、南沙等地鐵路和市政項目室內外的多次反復試驗和測試,在不斷的失敗中改進完善,最終得以在珠海淤泥地層中首次取得成功。
(圖為謙誠樁工郭克誠董事長在現場查看抽芯情況)
珠海地處廣東省中部沿海、珠江三角洲南部前緣,層狀地貌特征明顯,平原區沉積物以淤泥為主,按沉積成因可分為濱海相軟土、三角洲相軟土和內陸相軟土三類,其中濱海相軟土主要分布于濱海平原海灣地段,為近代海退所形成的淺海堆積,分布范圍廣,厚度大,為珠海地區最主要的軟土層。本次試驗由珠海工程指揮部組織實施,經過精心籌備,于11月8日至9日共打下15根試樁,12月10日進行抽芯取樣,芯樣觀察固化劑混合均質,試驗樁長20米,取芯率達95%,從上到下巖芯均勻完整,無泥土夾層,目測強度在2~5Mpa,均呈大于100毫米長的完整柱狀,芯長最大超過0.8米,突破了海相淤泥質土固化劑材料在沿海地區大于8米以下無法固結或固結不良的國內外難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12月16日至17日,珠海交通集團工程部、鶴崗公司、路橋公司西部管理處及高新管理處,中交二航局,中鐵建港航局,廣東華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等主要負責人、技術專家先后來到抽芯取樣現場觀摩,檢查抽芯質量,對試驗結果及由此帶來的巖土技術突破性進展給予充分肯定,對公司在新產品、新工藝研發過程中堅守創新初心、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的精神表示高度贊賞,指出該自主研發成果針對濱海地區海相沉積層深厚的淤泥質軟土固結成樁難題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填補了該技術和工藝的國際空白,將形成謙誠樁工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力,對打開并迅速占領沿海地區巖土工程施工市場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
(圖為珠海交通集團、中交二航局、中鐵建港航局等領導觀摩抽芯取樣結果)
自成立以來,作為高新技術企業的謙誠樁工依靠創新成果的更新換代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海相淤泥質土專用固化劑及配套工藝”這一突破性研發成果的取得,更在謙誠樁工的創新歷程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接下來,課題組成員將在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繼續開展深度和廣度方面的研究,通過調整固化劑材料成分,進一步降低材料造價并將研究成果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為該技術的市場化推廣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同時,公司將以珠海巖土工程市場為突破點,推動該工藝在濱海地區海相沉積層深厚的淤泥質軟土地層的廣泛應用,為沿海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做出突出貢獻!